【圖文/字圖所整合行銷《創見者們》】
張勝昌 山豬3D品牌影音創意企劃創辦人
攻讀機械碩士學位期間,曾經到過國外工作,以及參加成功大學工學院菁英班計劃,亦曾赴麻省理工學院、哈佛等名校參與學術以及文化交流,張勝昌嘗試過Gap year等方式,為的就是要把自己的眼界擴展得更大,很早就將自己定位為「解決社會問題而創造價值」的人。
將過去的學經歷和創業歷程,以及發現到人們對於找回自我的需求性,讓他在協助每個人找回「個人IP」有了熱情。張勝昌認為:「『個人IP』跟指紋一樣,每個人都有自己獨一無二的『個人IP』,從『內在共鳴』、『初衷』、『天賦』、『個性』、『經歷』、『專業能力』、『興趣愛好』、『強項優勢』、『形象風格』、『特殊價值』等因素延伸出來的『標籤』所組成。『個人IP』亦是獨一無二的個人品牌必備元素,具找回自信、自我定位與商業價值。」故陪伴每個人找回「個人IP」定位,成了張勝昌這輩子的大使命。
山豬、3D,除了讓別人有記憶點,也是「個人IP」的印記
「為什麼被稱作山豬?你的體態似乎不像」,張勝昌笑稱,「談到這個暱稱,就要回溯到我在屏東讀大學期間,有一次到偏鄉國小帶活動,那是一個排灣族的部落;夥伴們原本都叫我阿昌,但突然有一群小朋友們,跑過來一直叫我山豬山豬的,一問之下才知道,在排灣族的母語,山豬的發音就是阿昌」。
在張勝昌的認知裡,品牌影音企劃是一個必需事事為客戶設想的工作,他認為想要製作一個有價值的影音商品,就必需涵蓋願景、使命、核心價值、價值觀及Hashtag,從國際個人IP領域的首選、協助拍攝對象找回初心、傳遞內在共鳴。(圖片提供:張勝昌)
後來順理成章,山豬就變成張勝昌的外號。一來這個外號可以快速讓別人有記憶點外,另一個原因則是當時那些原住民小朋友的天真無邪,時時提醒著山豬保有自己「個人IP」的重要性。並因為過去的學經歷以及創業歷程,開始在協助每個人找回「個人IP」的場域,有了無比的動力。
北漂青年,用創業磨練自我
「很多人問我,你畢業於成大機械工程研究所,為什麼不當工程師就好」?但山豬卻認為,書讀得多不就是要看見社會問題、改變環境嗎?尤其是越有想法的人,越應該跳出來。他指出,「創業的意義對我而言,在解決社會問題之前,其實自己很多問題已經先被解決了」。高雄出身,研究所畢業退伍後,就提著一個行李箱北上,他出社會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間青年旅館,察覺到老闆很有差異化的思維,很多面向都硬是比同業來得多一點點,也就因為這多一點點,讓這間青年旅館的知名度也比同行多一點點。與眾不同的觀察力,也讓山豬在現在的創業上,有很大的優勢存在。
一邊工作之餘,山豬對於經營餐飲有一些想法與藍圖,想把平民小吃打造出有溫度的公司文化,想解決餐飲業總是低收入且較難落實公司文化的問題。評估之後選擇了加盟燒烤雞排店,毅然走向創業這條道路。猶記開幕那天在鐵門只開一半,還在準備的階段,就已經有客人衝進來了,當天晚上一路忙到隔天凌晨三點,生意比預期好兩至三倍,意識到必需開始增加人力;而後從單打獨鬥,到學著帶領員工,這個邊做邊摸索的創業菜鳥,用實戰來摸索公司營運與員工的管理。
對於山豬來說,這次的創業經驗大有收獲。從挑選到好地點,有了人流豐沛的優勢,到時間成本的績效轉換,以及體會到員工的訓練及篩選一定要親自去設計流程與系統,且不斷修正。但對於加盟體系較難有自己品牌的願景及使命,這次的經驗,就變成山豬在創業路上很好的學習跳板。